自图形用户界面这个概念诞生于1970年施乐完成的第一个WIMP演示以来,使得计算机用户界面从字符发展过渡到了图形时代。
图标对象联系关系层
相对于索绪尔的研究方法是围绕能指和所指两个侧面展开的二元化,皮尔斯则是三元化的研究方法。如用地球和数据连接的两个概念组合为网络信息连接这个图标语义。如图放大镜标记“+”表示放大的操纵语义。
什么是符号学?
首先,先从符号学说起。
符号操纵与图标组合规则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德国欧芬巴赫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J.格罗斯(Jochen Gros)教授从事了一种新的图形语言的探索。好比计算机操纵系统中的回收站用垃圾桶来表意;用折了角的纸代表文档;文件夹的含义直接采用文件夹工具图标来表征。
共时性与历时性
Scott McCloud在《Understanding Comics》一书中对动画形象的分析,卡通形象的普适性说明了卡通程度越高,能代表的人群就越多。如图带有W文本字样的文件情景中含有“DOCX”纸条字样,由此突显这是一个word格局的文档文件。而图形用户界面中还大量得运用了上下左右不同方向,直线型或曲线型的箭头,它们都来自传统的公共导向系统中。听到为数最多的要数对象联系关系层下的三个下位符号:图像符号(icon)、标识符号(Index)和象征符号(Symbol)。
象征符号则与表征的对象没有相似性或直接的联系,它是庞大图形符号中最为抽象蕴藉的表意符号。因此需要适当去除图形的杂音信息,留存图标中简明简要的信息,让用户关注在应该被关注之处,不是信息量越大越好。因此图标的形态简洁程度与细节的取舍决定了图形所能指涉的对象的范围。我们提倡在本地化的语境中夸大民族化的元素符号,而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仍旧是需遵循跨地域跨文化的符号运用准则。
符号的建立需要经历符号化的过程,在符号的操纵方法详细包括“代入”、“添加”、“结合”、“迭代”等方法。图像符号的设计让用户在使用认知过程中带有愉悦感,一方面形态语义比较直观易懂;另一方面在身处非物质化时代下,对虚拟世界的认知能当即联想到现实中的物理世界,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图形界面中越来越多呈现出“拟物化”设计。符号学的传播方式有三种,其一合用于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方式为:共同经验传播模式。
标识符号则不是像图形符号直接描摹对象事物的形态,它与表征对象存在着因果或者接近的逻辑性的联系。人们在日常糊口中最为常见的要属公共导向中的指示符号,鉴于导向系统中的建筑物出口处通常用“门”这个图形概念来表征,所以沿用到图形用户界面中网站的首页,通常采用斗室子图形来表征用户的浏览步骤一直退后到当前网站的“家门口”,即首页。
符号学部门理论学
符号学在图形用户界面中的表现属于应用层面,在符号学应用研究领域的探索,国外涉入较早。
共时态即指一段时期内,统一个符号具有不同的指涉事物;历时态经历了长时期的变化,不同符号指涉统一事物。
。
标记MAR运算符的表示方法为MAR(X,Y),以符号X在符号Y上作标记,从而夸大符号Y的局部特性。他以为符号学含有符号、客观对象、解释这三项,弥补触及了索绪尔没有涉及的部门。
组合COM(X,Y),把X和Y的语义合并来进行概念的合并。 2010年最为受争议的iTunes 10 图标,用了良多年的光盘介质被替代为没有特别指涉的圆形质感符号,这刚好说明了整个软件在服务方面的定位调整与目前的图标符号更为相符。
图形的语义识别
在图形用户界面中采用象征符号的情况下,尤其需要谨严地对待,由于因为各个民族具有自己群体的共鸣符号,不利于跨国界交流。包括界面中常用的“刷新”图标,源于国际环保组织同一认证标识中的“轮回利用回收”标识简化而来的。
【 微信扫一扫 】